农场还积极探索延长产业链道路

更新时间:2025-06-18 04:09 类型:新闻资讯 来源:网络整理

  

农场还积极探索延长产业链道路

  不日,正在位于海安市墩头镇千步村的来禅蚕业家庭农场小蚕供育室内,温湿主动局限器正喷出周详的水雾,为刚孵化的小蚕营制适宜的境遇。农场主李中华和妻子夏桂香默契配合,熟练地架好蚕床,揭开棉秆纸,对小蚕当心消毒后,再平均撒上零碎的桑叶,全神贯注地举行着小蚕收蚁功课。

  “这是本年第二批蚕种,共5张,每张有3万头蚕宝宝。”李中华一边轻轻地用羽毛将小蚕扫到蚕床上,一边先容,这些刚孵化的小蚕仅有蚂蚁般巨细,需求用心合照。经历五个龄期约25天的成长,估计6月底、7月初就能功劳明净的蚕茧。

  正在小蚕喂养的枢纽期,蚕室境遇局限显得尤为枢纽。“俗话说,养好小蚕一半收。”李中华指着温湿主动局限器说。

  “以前用菜刀人工切桑叶是最累的活,几个体要忙活泰半天,特殊是喂小蚕,桑叶要切得很细。”当前,农场装备了切桑机,切几百斤桑叶半小时就能轻松搞定。农场还搭筑了喂蚕平台,省力化操作大大下降了劳动强度,让养蚕职业变得愈加轻松高效。

  “前几天,春蚕14张蚕种已喜获丰收,均匀每张产茧47.5公斤,每张收入超3000元。”李中华脸上洋溢着喜悦。2017年,李中华建立了占地45亩的来禅蚕业家庭农场,栽种“育71-1”良种桑树20余亩,年喂养“菁松×皓月”优质蚕种40张。

  除了栽桑养蚕这一主业,农场还踊跃物色延伸物业链道道,通过归纳诈骗桑树资源,生长果桑种植,制制桑叶茶、桑枝切片,以及桑园套种等众种谋划形式,获胜启发超群种增收渠道。

  “桑树全身都是宝。”李中华说,农场将修剪下的桑枝加工成食用菌作育基,套种5亩大球盖菇,亩产高达4000斤,实行了资源轮回诈骗和经济效益最大化;从广州农科院引进菜桑种类,拓荒桑芽菜和桑叶茶产物,依据特有的口感和充足的养分,深受消费者喜欢;种植100众棵“无籽大十”果桑,展开旅行采摘营业,吸引周边乘客前来体验田园欢乐;装备烘干工序,出产桑葚干等衍出产品,进一步延伸物业链。当前,来禅蚕业家庭农场每亩桑园的归纳收益已跨越10000元。

  “古板物业要生长,务必走今世化、众元化道道。”站正在桑园里,李中华描摹着生长远景。古板养蚕业依赖桑叶行为合键食品泉源,受到季候的限度,只可喂养年龄两季。本年,正在海安市蚕桑技艺增添站专家的提议下,他安排桑树伐剪形式,合理结构养蚕批次,充沛诈骗桑叶成长周期,让农场的出产节律愈加合理有序。“通过分批喂养,咱们希望实行整年6批次出产,年喂养范畴放大到50张蚕种。” 本报记者 陆薇